来源时间为:2022-05-29
题要:
1、扬名美国纽约“世界第一大屏”。
2、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展。
3、参加清华大学“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主题演讲。
4、提供家传茶技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制茶技艺展演北京,观众达二十余万人次。
6、享誉曼谷、澳门、上海和全国二十多个城市。
7、积极培养制茶技艺人才。
8、热心捐助义举,共计一佰多万元。
9、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10、别开生面地创新山村小学教育,成效显著。
二0二二年五月十二日
一、扬名美国纽约“世界第一大屏”
2018年12月18日,普洱皇家贡技茶业有限公司的“皇家贡技”,作为普洱茶行业的标志品牌,入选“壮阔东方潮、迈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自主品牌全球巡展》主题活动,亮相“世界第一大屏”───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幕,代表民族品牌,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形象。
该公司创始人李兴昌及其总经理,李兴昌的儿子李明泽,也随之名扬全球。李兴昌、李明泽父子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幕。
二、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展
2020年12月24日,《普洱(皇家贡茶)制作技艺》李兴昌,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华绝技”优秀展播项目。
这届技能大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
通过比赛,人们对技能人才的高超技艺和工匠精神,有了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普洱茶制作技艺是全国唯一入选的茶类项目。由获得普洱贡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云南首席技师,普洱大国茶匠等称号的李兴昌参赛。
三、参加清华大学“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主题演讲
2021年5月23日,“振兴中国传统工艺,清华大学创新工作坊”,公益教育项目2019级结业典礼,2021级开学典礼,暨传承与发展主题演讲,在观塘艺术区举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进步的载体,它凝结着民族智慧,体现着民族精神,在公民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养成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振兴中国传统工艺,清华大学创新工作坊”公益教育项目是想通过非遗项目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社会人士,探索艺术与市场融合各种可能性,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增彩添色。
李兴昌应邀在这次主题演讲时提到,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非遗传承要保持技艺内容的本真性,守正传承,同时要求手艺人德艺双馨。以他多年来的普洱茶制作技艺经验看,普洱茶要保证原料的本真性,坚持工艺的守正性,让现代高科技融入普洱茶传统生产工艺,以此满足市场需求。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一代一代的非遗人守正传承下去,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才会越来越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领导人给2019级培训学习毕业的李兴昌儿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普洱市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明泽颁发了结业证书。
四、提供家传茶技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由思茅市文化局(今普洱市文旅局)高飞燕,李忠伟,杨文康,苏云主持整理的,以李兴昌家族传承的普洱茶制作技艺,作为主要申报材料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的文案,照片,视频组成的申报资料,经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逐级申报,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获此殊荣,与各级党政领导以及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密不可分。同时与一心一意坚持把普洱贡茶制作技艺传承,发扬光大,而一直默默努力坚守的李永安先生、匡志英女士夫妇息息相关。
1987年匡志英女士80岁大寿时,为了保护古茶树、古茶园,发扬光大传统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她作出了一个决定,化一生积蓄,与生产队买下了近百亩的古茶园经营权,交给子孙们进行管理,并嘱咐一定要管好古茶园,不得荒废,完成了她们夫妇一生的夙愿。
从此,李兴昌在母亲指导下,开始了古茶园的管理,普洱茶的加工制作学习,和考察、挖掘、整理宽宏村的古茶园、古茶树和历史文化工作。李兴昌在母亲的严苛要求下,通过多年的反复练习。
终于不负母亲期望,练就了一手普洱茶制作的本领,得到母亲认可。匡志英看着儿子李兴昌制作的茶品,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同时李兴昌抽空走遍了宽宏村辖区内(困鹿山)的每个角落,通过实地调查、考证,进行整理。经十多年的努力,基本查明了宽宏村辖区的古茶园,古茶树分布情况。系统的把宽宏村辖区内(困鹿山)的古茶园、古茶树资源和历史文化捋出头绪,为政府、专家、学者进行科考、研究,提供了详实依据。
普洱茶制作特别讲究工匠精神,其技艺十分微妙和精细,经无数代人总结归纳为: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型四个程序。为了保证产品品质,李兴昌母亲告诫说:冲泡品鉴是鉴别茶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
历经采摘,萎凋,杀青,揉捻,晾晒,蒸制,紧压,再干燥,包装等一系列过程,全程手工制作,要求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悟性感知,不用机械来制作代替,更不可能教条的用文字和数据指导操作过程,全凭经验和手感进行实际操作。传承全靠家族相传或师徒相传,不可能在课堂和书本上学到其精髓。公元1954年1月(农历1953年腊月),李兴昌出生在种茶,制茶茶,品茶和茶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普洱县(今宁洱县)困鹿山宽宏村一户务农与种茶,制茶兼业的普通彝族家庭里。
这里有着炎帝神农氏在困鹿山发现茶叶的饮用和药用价值,并驯化和种植遗留下大片古茶树林的神话传说,
有把神农尊奉为茶祖祭祀崇拜的风俗习惯;有万亩连片的上千年古茶树群落,皇家贡茶园和贡茶制作作坊;有“以茶养校、以校育人”的传统,至迟源于唐代的文化记载。
宽宏村民也多半拥有自家的茶园,能制出好茶的家传手艺传承。困鹿山茶也因清香可口,回味甘淳,爽身提神,功能绵长而较有名气,并被皇室贵族看重征用。
李兴昌就是在这样的客观环境里长期熏陶成长起来的,他的父母或许是希望他把宽宏家乡的茶产业和家传的做茶手艺发扬光大,兴旺昌盛起来,因而给他起了“兴昌”这个名字。
并把家传的做茶手艺,从茶树的种植管理,鲜叶采摘,初制,复制,保管,运输,冲泡品鉴,推销茶品等一系列传统知识和传统制作技艺向他作了细致地传授、讲解,使他能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地理解、掌握、熟悉、创新。并要求他对困鹿山古茶园以及宽宏村茶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整理,保护,宣传。
李兴昌自幼在上述家庭和社会环境里长期*熏陶,耳濡目染,对制茶工艺产生本能的热爱和独特的敏感,又认真遵循母训,把它作为自己毕生牢记不忘的使命,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地奔走,拼搏呼吁了大半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佐证,才会使上述申报内容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同时,也把困鹿山皇家古茶园推向了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普洱贡茶的历史文化和普洱贡茶制作技艺的来龙去脉。因此在普洱茶就界流传着这样的赞誉:说起普洱茶,就想到困鹿山,说到困鹿山,就想到李兴昌。
五、制茶技艺展演北京,观众达二十余万人次
2009年2月9日至23日,由国家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中国农业展览馆1号馆举行,130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14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亲临现场,10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参展,1176位民间艺人参与其中,2322件珍贵实物现场展出,让观众流连忘返。
茶类项目展出有福建乌龙茶和普洱贡茶两家,在宁洱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展厅,李兴昌与家人和徒弟一起现场为观众展示了大山深处的青枝绿叶是如何演变成被皇室贵族视为金枝玉叶的神秘过程,并辅以普洱茶科学冲泡,保健功能,科学收藏方法的讲解,吸引了大批中外观众。
展览分领导专场,外国使节专场,嘉宾专场,公众专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延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黄孟复,罗富和,周和平,王文章等人先后到普洱贡茶制作技艺展点来观看,对普洱贡茶制作技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兴致勃勃地在现场品尝了普洱茶,刘延东同志还详细向展览人员了解普洱茶区茶农的生产生活情况。
外国使节在规定的时间内纷纷慕名前来观摩普洱贡茶制作过程,品尝皇家贡茶美味,倾听普洱茶发展历史,感受普洱茶的无穷魅力。陶醉之余,不断翘起大拇指,用外语大声称赞叫好不止,并把得到李兴昌的签名和赠送的礼品茶,作为荣幸之事显耀。
时任国家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多次到普洱贡茶制作技艺点来品茶,并一再评价:“真正的普洱茶滋味浓酽,生津显著,非同一般”。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中国教育卫视等国家级媒体,对普洱贡茶制作技艺展出情况相继进行了报道。央视10频道特别制作了《天下普洱茶》栏目,向国内外观众介绍了普洱茶制作,冲泡和收藏的科学方法,再度掀起了“普洱茶热”。
据中国农业展览馆统计,在为期15天的展览中,到普洱贡茶制作展点的观众人数达20余万人次(平均每天1万余人次),由此可知其热闹程度。在1.8米长,60厘米宽的展览桌和展示点
,李兴昌与家人和徒弟,现场为观众运用石磨,甑桶,垫板,蒸锅等工具进行展演普洱茶制作技艺,并现场进行冲泡普洱茶水,让观众既了解普洱茶制作过程,又品尝普洱茶的醇香,赢得各界人士的认可和好评。
由于空间有限,一小时只能做出六、七片茶饼,远远满足不了现场观众的需求,一些热心观众甚至要求亲自动手制作,过一把制作皇家贡茶的“瘾”。这种互动,让普洱贡茶制作技艺展厅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擦踵,热闹非凡。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给他颁发的纪念证说:“李兴昌:您为2009年2月9日至2月2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发此证,以示纪念”。
六、享誉曼谷、澳门、上海和全国二十多个城市
在此前后数年间,李兴昌先后应邀到昆明、天津、济南、山西、安徽黄山、珠海、澳门、郑州、北京、上海、哈尔滨、三亚、深圳、徐州、杭州、成都、武汉、广州、广西、内蒙古等城市去进行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展演,评比竞赛,其中的北京、上海、昆明等几个城市,甚至去了多次。
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后任全国政协主席)的俞正声接见了李兴昌,李明泽父子。2014年4月19日至23日还被邀请到在泰国首都举行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经济发展论坛”去进行制茶技艺
展演,出席国际性活动,荣为“国宾”。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应邀出席北京国际服贸会现场宣传展示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2020年,2021年连续2年应邀出席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宣传展示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
2011年11月,李兴昌为了发扬光大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而创办宁洱困鹿山贡技茶场,荣获国家文化部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2012年2月,由国家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果大展”,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在现场,接见了李兴昌一家四口人,并合影留念。
李兴昌制作的茶品先后多次荣获金奖等殊荣。皇室龙团(金瓜茶)被国家政协礼堂文史馆收藏。
2018年,为普洱市委、市政府特别制作,采自普洱市26座古茶山,重19.17公斤的皇室龙团(金瓜茶),作为对外宣传的普洱茶产品,赠送上海大世界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