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思茅 > 企业单位 > 正文

思茅区改革开放之工业支柱正崛起

发布日期:2016/2/18 14:24:04 浏览:

从街头巷尾的手工业,到简单粗放的小工业,再到如今的新型工业化,思茅工业走过了一段艰难而持续发展的历程。

30年来,思茅区优势产业效应凸显,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规模总量迅速扩张。更为重要的是,在量的扩张同时,思茅的工业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思茅完成了从农业区向工业区的转变,新型工业化成为全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一思茅工业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进入了百花齐放,茶、林、矿、电、建筑建材业等五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时期;

――民营经济成为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大大拓宽了工业发展领域。这些都标志着思茅区工业化进程踏上新的起点,走进蓬勃发展的春天。

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培植支柱工业,推动了全区工业大发展。森林资源是思茅区最大、最现实、最有发展潜力的资源,做大做强林产业成了全区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之路的过程中,思茅区提出了“大林业”的发展思路,“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抓市场、科技创高效”,充分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加大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稳步扩大林化、林板加工规模,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如今,红塔木业、沪海林业、福通木业等企业迅速崛起,思茅区已经成为了全省重要的林产品加工基地。

围绕“普洱茶”这一传统大品牌和良好的茶叶种植条件,思茅区坚持走“稳定、优质、名牌、增效”的发展路子,抓好茶叶生产、加工、营销等关键环节,培育出龙生集团、古普洱茶叶公司、兴洋茶业等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龙生公司从1986年进行开垦荒山种植茶树,现已发展成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2.5亿元,年实现营业收入1亿多元。公司于2008年3月完成了上市申请材料的准备,力争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成为全省乃至全国A股市场第一家茶叶上市公司。

“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办法、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抓到底”,思茅区切实抓好优势产业培育,以产业化推动工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做强做大矿产业,思茅区下大力整顿和规范矿业市场秩序,引进大企业,实现优势资源与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使矿产业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2005年后,思茅山水铜业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公司销售收入、上交税金成倍数增长。目前累计投入资金6.9亿多元,探明铜金储量23万吨、锌金储量23.5万吨。完成了大平掌矿区采矿场、尾矿库、38公里的公路改造、110KV输变电线路建设以及选厂营地等基础建设,现有选矿厂4座,设计日处理矿石能力3000吨。2006年山水铜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上缴税费1086万元,到2008年,山水铜业销售收入预计超过6亿元,上交税金超过1亿元。

发展工业,思茅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上下功夫。思茅区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工作,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红塔木业公司、建峰水泥有限公司、澜沧江啤酒公司、福通木业、沪海木业、大唐汉方、森盛林化、林缘香料等骨干企业均达到清洁生产规范要求。思茅区还出台了贷款贴息、资金奖励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去年以来,建峰水泥有限公司、福通纤维板公司、红塔木业等12户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共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销售收入15679万元,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利税总额4086万元。

30年回眸,可以欣喜地发现,思茅的工业从改革开放以来,从小到大,生机勃勃,成为思茅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毋庸讳言,与经济发达的地区比,思茅的工业水平仍然落后。但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瞩目成就,面对“十一五”的辉煌开局,油然而生的不止是希望,更有强大的信心,思茅这座美丽的城市,正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继续书写出工业发展新篇章。(完)(李静记者李汉勇)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