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0919证券简称:金陵药业
审计报告
天衡审字(2008)218号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和合并资产负
债表,2007年度的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
量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些责
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
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
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
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
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
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在所有
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07年度的
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
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国注册会计师:荆建明
中国南京
2008年3月2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陈莉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度财务报表附注
一、公司基本情况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1998]后生字第261号文批准,由南京金陵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企业管
理局、南京军区后勤部苏州企业管理局、南京军区后勤部南京企业管理局一分局、南京军区
后勤部徐州企业管理局分别将其所属的南京金陵制药厂、福州梅峰制药厂、浙江天峰制药厂。
南京金威天然饮料公司、合肥利民制药厂以1997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经评估确认后的
净资产投入,采用发起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9月8日,公司在南京市工商
行政管理局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24979447-5,注册资本人民币20,000万元。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1999]42号文核准,公司于1999年8月27日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采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发行8,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每股发行价8.40
元,发行后公司的股本增至28,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已于1999年9月办理了注册资本变更
登记手续,注册号3201091000208。
根据公司2004年6月18日《二00三年度股东大会决议》,2004年8月公司实施2003
年度利润分配,按每10股送红股2股的比例由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转增股本,增加注册资
本56,000,000.00元,公司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36,000,000.00元。公司已于2005
年6月办理了注册资本变更登记手续,注册号3201921000980。
根据2006年1月19日召开的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表决通过的股权分置改革
方案,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为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流通股股
东每10股获送3.5股,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送出股份3,360.00万股,公司股权
分置改革方案已于2006年2月7日实施,方案实施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
20,640.00万股,股份性质变为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公司总股本仍为33,600.00万股。
根据公司2006年5月19日《二00五年度股东大会决议》,2006年7月公司实施2005
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公司按每10股转增5股的比例,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
转增股份总额16,800万股,每股面值1元,计增加注册资本16,800万元,变更后的注册资
本为人民币50,400万元。
公司已于2006年12月办理了注册资本变更登记手续,注册号3201921000980。
2
公司经营范围:中西药原料和制剂、生化制品、医药包装制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
天然饮料等生产、销售。新产品研制、技术服务及开发,医疗信息服务,经营本企业自产产
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
件及技术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
和“三来一补”业务。
公司的组织框架:公司已根据《公司法》和《章程》的规定,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
监事会、总经理等组织机构,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公司的财务报表按照中国证监会证监发[2006]136号《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
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要求及财政部第33号令和财政部财会[2006]3号文件的相关规定,
根据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司管理层承诺上述经董事会批准报出的财务报表符
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和其他监管部门关于财务信息披露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
本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其他相关信息。
四、公司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1、会计期间:本报告所述会计年度为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2、记账本位币:人民币。
3、会计计量属性:本公司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应付债券采用公允价值计价原则外,其余均采用历史成本为计价
原则。
4、外币业务核算方法:对所发生的非记账本位币外币交易,均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实际
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期末外币货币性项目余额按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中间
价折合为记账本位币,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除属于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
件资产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外,其余计入
当期损益。
5、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现金等价物是指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
3
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6、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方法:
(1)应收款项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
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2)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3)借款及应付款项: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
续计量;
(4)对于处于正常信用期间的金融资产和一年以内的金融负债,公司不考虑实际利率
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5)公允价值确认:如果该金融工具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则采用公开市场价格作为
确定其公允价值的依据;如果该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则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的
方法作为确定其公允价值的依据。未来现金流折现法所采用的折现率以市场中存在的同类或
近似的金融工具的平均报酬率为确认依据。
(6)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
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按该金融资产预
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
准备,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
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
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公司对以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成本计量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
款)坏账核算方法:
(a)坏账确认的标准为:
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
②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且具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
(b)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公司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单独进行
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未发生减值的应并入剔除
4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后的应收款项,按期末余额的账龄分析计提。公司根据债务单位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