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乞丐日赚千元,你怎么看?
现实中从来都不乏穷困的人,可偏偏有些人宁愿放弃自尊、不顾颜面,把公众的善心当做谋财的手段。而善良的人们则难以甄别谁是真穷,谁是假贫。当然,心存善念没有错,可恶的是对善意心怀鬼胎的那些职业乞丐。[详细]

今年4月2日是第九个“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详细]
中国江苏网江苏新闻南京关注南京第五届南京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来源:南京日报作者:2015-08-1107:02:25【字号:大中小】【打印】【纠错】热点
推荐江苏又有3所野鸡大学被曝光南京夫子庙许愿苹果挂满树90后恋爱月均花费超2000元表白失败为啥?没眼缘居榜首健脑操跳3个月老年痴呆缓解洗涤剂能去蔬菜农残?不靠谱根据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广电集团《关于评选表彰第五届南京市道德模范的通知》要求,今年5月,第五届南京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正式启动。通过各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推荐,第五届南京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经过认真讨论、审核,并报请市文明委批准后,提出了28名第五届南京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候选人。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现将候选人名单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公示时间为一周(2015年8月11日—8月17日)。如有意见建议,请于8月17日前,向南京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反映。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41号30号楼613室,邮编:210008,联系电话:(025)83638157(兼传真),电子邮箱:njwmb@163.com。
第五届南京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
2015年8月11日
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郭海平,男,1962年5月出生,群众,南京天成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早在1989年,郭海平就通过心理咨询介入这一领域。2006年,郭海平开始在精神疾病康复者中实施他的“互助”艺术项目,并一直延续至今。他希望通过艺术帮助精神疾病康复者们重返家庭和社会,同时通过艺术交流帮助人们重返心灵和自然。2014年初,郭海平在南京市建邺区文明办、残联、街道和社会力量支持下,创办道德模范工作室暨南京天成艺术中心凤栖苑社区原生艺术工作室,这是为精神障碍患者融入社会开辟的一条全新的精神绿色通道。工作室长年展示国内外精神病人自发创作的原生艺术作品,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同时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有艺术天赋的精神病人,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一系列服务。
他的《癫狂的艺术——中国精神病人艺术报告》一书填补了我国精神病人艺术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
郭庆云,男,1957年12月出生,群众,鼓楼区幕府山街道五塘新村居民,原七一运输车队办公室主任。
1977年,郭庆云为一名因车祸受伤的陌生人成功献血,救下一条性命。从那时开始,他便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无偿献血之路,而且一坚持就是36年。36年里,郭庆云累计无偿献血量约5万毫升,可以灌满100个矿泉水瓶(500毫升装),相当于10名成年人体内的血液总量。按照每次急救病人平均用血400毫升计算,郭庆云的献血量可供125人使用。他无偿献血的足迹,最近在上海,最远在甘肃。
随着年龄的增长,郭庆云明白总有一天自己的身体状况将不再适合献血。于是,他决定每个星期的双休日到血液中心担任义工。从2012年3月算起,郭庆云坚持每个双休日风雨无阻,在血液中心做志愿者,累计时间达2540小时。“我献血30多年了,身体还算硬朗,利人利己,助人为乐;志愿服务将近3年,积德行善,乐在其中。”他说。
雷建功,男,194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南京民族乐团原团长、南京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退休后,雷建功来到了地处雨花台区远郊的古雄小学,组建了少儿民族吹管乐团。每个周六,雷建功都会出现在这所城郊的小学校园里。他从基础教起,教孩子打节奏,教孩子识谱,就这样,对音乐一无所知的农村娃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一天天长大。为了尽快提升孩子们的演奏水平,雷老师不放过每一个寒暑假。寒假到来,雷老师都会抓紧年前的一点时间,来给孩子们集训、排练合奏曲。短短的6年间,乐团迎来了一批批国内外尊贵的客人。2012年7月,乐团应邀出访欧洲四国,在柏林第十一届中德青少年节文艺汇演中获得金奖。2014年11月,全国文联组织的中国文艺志愿服务制度化专题研修班学员150多人来校学习雷建功老师的先进事迹。
2015年3月,他当选为“中国好人”。6月,荣登中国文明网封面人物。
汪龙干,男,1978年出生,群众,江宁区江宁街道陆郎社区居民。
24岁那年,他不幸患上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4年来共截肢(指)7次,膝盖以下的肢体已经全部截去。但他自强不息,坚持不向政府伸手,通过做各种小生意养活一家人。2009年,陆郎社区为他们一家3口申请了低保,每个月全家有1500多元的低保金。去年11月,陆郎社区又以低价租给汪龙干一间门面房,汪龙干的饭店“牛娃小镇”正式开张。2010年,他加入了爱心志愿者团队,每月一次的“爱心日”,只要他不住院都会去做义工,从不缺席。据了解,汪龙干做义工献爱心4年来,已经为此花费1万多元。汪龙干做义工常常是带着女儿。“女儿生在这个家庭是很不幸的,所以我更要给她一种锻炼。”汪龙干说,想让她知道父亲是身残志坚的人,希望以后她不要太自卑,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她有一颗爱心。
朱军林,女,1980年7月出生,群众,浦口区太阳花残疾人互助乐园理事长。
4岁时朱军林患上小儿麻痹症。长大以后,朱军林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开办了一家广告创意店。小店不大,收益尚可。2005年,朱军林和自己的白马王子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当年还生了一个胖儿子,实现了立业成家的梦想。今年初,浦口一对盲人夫妇的孩子因病重缺手术费,朱军林第一次带领浦口残疾人向社会呼吁,开展捐助。社会的爱心让孩子得到了治疗,得到了康复。这件事的成功,更增加了朱军林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激情和自信心,就连开始不是很理解朱军林做这件事的老公也受到了感动,对她支持的力度就更大了。2013年,她创办了浦口区首家助残机构——浦口区太阳花残疾人互助乐园。2014年,成功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项目3个,有效帮助近150名残疾人参与社会。当年,该互助乐园被区残联设为残疾人就业孵化中心、被市残联评为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
黄堃,男,198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南京市高淳区供电公司职员。
从大学开始,黄堃就坚持参加无偿献血和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并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员库。16年来,他累计献血40余次,献全血9400毫升,机采血小板50个治疗量,所献血液相当于4个健康成年人全身血量的总和。2010年玉树地震,黄堃每间隔28天就进行一次机采献血,连血站的医生护士都跟他成了“老相识”。2011年12月,高淳县临床用血告急,黄堃筹划发起无偿献血活动,献血1万多毫升!同年,高淳供电公司成立了“黄堃爱心团队”,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等送温暖志愿活动,更成为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标本的志愿者。
2012年,黄堃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评为2010—201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4年,他荣登“江苏好人榜”。
曹冬云,女,197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市城管局宣教中心综合科科长。
2012年5月,在她的坚持下,陷入半昏迷状态的同事老张被及时送进医院。因为送达及时,赢得了抢救时间,3处血管堵塞的他被从死亡线上救回。7月,曹冬云加入了南京市爱之翼儿童公益服务中心,并成为该中心第一批爱心志愿者,主要关注和帮助被遗弃的孤残儿童,进行情感陪护和健康养护。她每月为爱之翼中心定捐100元,参加爱心义卖和募捐,为付不起手术费的孩子们捐款捐物等。她热爱本职工作,做事踏实勤勉,多次被单位评为年度先进个人。她积极参与社会其他公益活动,如爱德基金会组织的“云南有我家人”活水行活动的捐款、为西藏贫困地区捐书捐物、为付不起住院费和手术费的贫困家庭募捐等。2013年,曹冬云被评为第十二届“南京好市民”。
倪超,男,1953年5月出生,群众,秦淮区象房新村福彩销售点销售员。
2005年,倪超利用自家一楼的住房开了间烟酒小店,每个月净利润大概三四百块钱。当年开店赚了4700元,倪超便凑了个整数,把5000元送到南京市慈善总会。每年他都会给社区捐1000元。2007年一户困难家庭的小孩考取大学,倪超二话没说又拿出1000元让居委会主任带过去,还再三嘱咐不要透露他的姓名。8年来,倪超有记录的捐款总额达到11万元,捐款总额占他全部收入的近九成。对别人大方的倪超对自己格外小气,家中的门窗、家具都是30多年前的旧模样。一日三餐经常是豆腐乳、萝卜干下饭,身上最好的那件衣服还是10年前买的夹克衫,边角都磨得发亮了。
在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中,倪超成为江苏省唯一一位入选者。
王远志,男,197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员工。
2006年,时任连队指导员的王远志到江苏省血液中心,卷起袖子,献上了他的第一个“400cc”。从此,他成为了一位定期无偿献血者。在得知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月可捐献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后,王远志又开始定期捐献血小板。9年来,王远志坚持每年的1月和7月用义务献血的方式,开始自己新的“半年生活”。他的义务献血本换了又换,现已整整换了29本。截至目前,王远志已献全血5400毫升、成分血46000毫升,是他全身血液量的12倍。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他所献的血能够救活64位病人。2010年,王远志转业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成为一名税务干部。他仍然默默坚守自己的承诺,定期献血。同事无意中发现他“红本”上满满的献血记录,在区局网上办公系统发帖,他的“秘密”这才被“曝光”。
郑宪民,男,197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江南公交第三巴士公司汽车六队75路驾驶员。
2012年12月,当看到招募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的信息后,郑宪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此后,每天下午4点半一直到6点半,郑宪民都坚持在公交站台为广大乘客义务服务,并把志愿者补贴费捐给红十字会。公交站台人杂,向来是小偷喜欢下手的地方,多年来郑宪民帮助许多乘客避免了财物损失。为方便乘客换零钱,他就自备一些零钱随身带。但是银行也不给多换,一次最多也就换20元,而有时一个班下来就需要换七八十块零钱。于是,他经常连续跑几家银行去换,换上一两百元的零钱,足够一天之用。2012年至今,郑宪民累积志愿时间达到1006小时。除了担任公共文明